在过去,结婚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。男方称结婚为“归亲”,而女方则称之为“嘎姩”(嫁女)。无论是归亲还是嫁女,这都是一个家庭的大事,需要全家上下精心准备,并且有很多讲究。
结婚之前,首先要“请相帮”。“相帮”指的是一群帮忙操持婚礼的人,他们各有分工,包括管局(负责整体协调)、端茶倒水、厨房的厨师、切菜洗菜的人,还有烧火的和负责知宾(接待宾客)的人。有了他们的参与,婚礼才会顺利进行。
婚礼的第一场酒席被称为“传媒酒”,也叫“串媒酒”。俗话说“无媒不成婚,双手托两人”,媒人在婚礼中的作用至关重要。传媒酒是为了宴请媒人,感谢他们牵线搭桥,同时也希望媒人能在婚礼安排中多出力,说些好话,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。
如果得罪了媒人,婚事可能会出岔子。毕竟媒人通常能说会道,他们如果搬弄是非,很可能让亲家变成冤家。所以,传媒酒上的氛围一定要和谐融洽。
“传媒酒”结束后的第二天,男方会准备“合担”,也就是送去女方家的结婚礼品。接嫁的人负责抬着合担出发。接嫁一般由四人以上组成,人数必须是双数,忌讳单数。
合担的内容包括猪肉、鸡、鱼、蛋和各种果品,所有物品都要按照礼单准备。合担用竹子制成,竹架和捆绑的绳子都要抹上红色,象征喜庆吉利。男方将这些礼物送到女方家后,正式的婚礼便进入筹备阶段。
新娘进门当天会摆设结婚酒席,这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一部分。婚宴上的酒是上等好酒,烟是最高档的烟,菜则要准备得丰盛而精致。这一天,宾客们齐聚一堂,见证新娘正式成为男方家庭的一员。
当天,男方还要选出两位“牵娘”,通常由至亲担任。这两位牵娘要负责布置新房和迎接新娘进门。他们会在新房用鸡蛋垒床,寓意多子多福,还要让小男孩滚床,期盼新人能早生贵子。
新娘进门时,牵娘会到门口迎接。在新娘正式踏入男方家之前,会有“榨轿”这个环节。简单来说,榨轿就是新娘假意不愿进门,牵娘则需要用红包哄新娘高兴。虽然这只是礼节,但其中也有深意——新娘适当“矜持”一些,会被婆家认为懂事体面。
不过,榨轿不能过度。如果太过分,很可能会引起公婆的不满,甚至在婚礼当天就埋下矛盾的种子。掌握好分寸,才是关键。
在婚礼当天,有一个禁忌是姑嫂不能见面。据说,如果当天见了面,可能会导致以后姑嫂关系紧张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新娘和小姑子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正式见面。
第二天早上,小姑子需要主动打水给嫂子洗脸,而嫂子则会回赠一个红包。这一礼节不仅化解了尴尬,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。
婚礼的第二天,还会举行“开箱”仪式。这个箱子通常是红色的樟木箱,里面装的是女方的嫁妆。开箱时,牵娘会清点箱内物品,并向围观的亲朋好友一一报数,比如鞋子几双、布匹几段等等。最让人关注的是“压箱钱”,这是女方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红包。
开箱之前,牵娘需要从送嫁的舅子手里讨要钥匙。舅子通常会借此机会索取几个红包,讨个好彩头。这个过程虽然是礼节,但也让婚礼增添了一些趣味。
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“回门”。新娘和新郎会一同回到女方娘家,娘家会设宴款待姑爷,并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。通常,这一天姑爷免不了要喝得酩酊大醉。小时候常见有些姑爷酒醉后摇摇晃晃,甚至被新娘子半拉半扶地送回家,场面既滑稽又温馨。
在古代,男女婚前往往不曾见面,直到洞房花烛夜,新郎才能掀开新娘的红盖头,一睹芳容。那时,人们对婚礼的期待也许更多来自这种神秘感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代婚礼已经少了这些仪式感,人们对洞房花烛夜的重视也逐渐减弱了。
虽然时代在变,很多传统习俗已经简化甚至消失,但每一场婚礼背后,都承载着家庭的祝福和对新人未来的期盼。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婚礼始终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。
有朋友问我:“师父,太乙真人和太乙救苦天尊是一位神仙吗?”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大家熟悉的太乙真人是阐教的仙人,是哪吒的师父。而《西游记》里,太...
节日民俗在命理学中,七杀可以看作是一头猛虎,性格直接而具有攻击性。它是日主的“同性克”,意思是它直接影响日主,给日主带来挑战和压力。七杀的这种特性,使得它在命理中占据了一...
节日民俗如果你身边有修行人,或者曾经接触过他们,可能会发现,他们的确是那种不喜欢玩心眼、没有太多复杂心思的人。这其实是因为修行人一般有一种特殊的能力,那就是“心通”。说白...
节日民俗说到“九紫离火运”,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挺有气势,实际上,它的核心含义是,世界正进入一个更加注重精神成长的阶段。换句话说,以前那种只盯着物质、疯狂追逐利益的日子可能要...
节日民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尤其是道教的体系里,六甲和六丁有特别特殊的地位。这些神将不仅在风水、命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,也在一些道教经典中有着深刻的记载。今天,我们就来...
节日民俗道教的信仰体系非常注重祭祀和供养,信徒们在举办斋醮仪式、庆祝祖师圣诞等活动时,常常携带供品来表达对祖师和神明的敬意。在许多道观的祖师殿中,我们常见到各种供品——香...
节日民俗很多家庭都会设立神明厅,供奉家神和祖先,希望能得到庇佑,让家里更顺利、事业更兴旺、家人们的健康也能得到保护。每天按时上香、供奉,是许多家庭的传统,也是一种心意的表...
节日民俗烧香的行为,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都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。无论是为了供养神灵,还是表达心中的敬意与祈愿,烧香已经成为了人与神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。人们通过香烟传递诚...
节日民俗《易经》的核心目标,是帮助人们提升整体运势,让生活变得更理想。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常听说的“化解”。化解其实是一门系统的学问,涉及的范围很广,不仅包括具体的、有形的方...
节日民俗在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很多家庭都会供奉不同的神灵,比如厨房里的灶神、大门口的门神,而懂风水的人有时也会提到宅神。不过需要区分的是,供奉的神仙和家庭固有的神仙并不...
节日民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