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一辈常说:“财神住进门,财运自然来。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不管信不信其他神佛,但说到“财神”,十有八九的人都格外上心。谁不想过得富足一点、顺顺利利呢?
相比别的神明,财神跟咱老百姓的日子关系最密切。想做生意的求生意旺,上班族盼加薪,就连买彩票也要先拜拜财神,图个好彩头。
提到财神,其实是分门别类的,不是一位通包。传统上有五路财神——文财神、武财神、义财神、君财神、偏财神。这五位“财神战队”里,赵公明的地位算是最出挑的。
赵公明也叫赵玄坛、黑虎玄坛,他在民间信仰里被看作财神中的“扛把子”。他脸黑、胡子浓,头上戴着铁盔,手里握着铁鞭,还骑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虎,看起来就气场十足。据说他能招财纳福、避邪驱瘟、保平安、管买卖,简直全能型选手。
关于赵公明的传说挺多的,《搜神记》里说他是秦朝人,后来在终南山修炼得道升仙。他的生日被认为是农历三月十五,也就是民间俗称的“财神诞”。
这一天说重要也重要,说平常也平常。它不像春节那样热闹全国,也不像清明节那样人人休假,但它却是很多做生意、靠财吃饭的人心里特别在意的一天。
有句俗话叫“今年能不能发财,就看三月十五这天”。不少人早早起床,准备香火和供品,希望通过一场拜财神的仪式,让自己和家人来年的财运顺顺利利。
虽然现在不少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不那么执着了,但关于财神诞这天的说法,还是值得了解了解。毕竟,有些事你可能觉得无所谓,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,多少还是有点道理的。
很多人觉得,既然要拜财神,那就“多拜几个,谁也别落下”,好像这样福气就会翻倍。但真要这么干,其实反而容易“拜错了”。
三月十五是赵公明,也就是武财神的生日,不是五路财神齐聚的日子。如果你在这天一股脑拜了文财神、偏财神,那就有点不太尊重“寿星”了。在传统讲法里,这算是不合时宜,甚至可能适得其反。
所以如果你真心想拜财神,最好就专心拜赵公明就行,别搞“混搭套餐”。
说来也挺有意思,很多人觉得财神“看得见热闹”,所以喜欢在烟火气旺、人气足的地方出现。所以这天最好别独自跑到人少僻静的郊外、山林里晃悠。
一方面是安全问题,春天雨水多,山路滑,虫蛇也多;另一方面,财神讲究个“缘分”,你在人群里说不定还能“撞个运气”,总比一个人跑荒山野岭强。
每个节日都有专门的“节日口福”,财神诞也不例外。很多地方都有习惯,在这天吃点象征“招财”的食物。
比如鸡爪和猪蹄,代表“抓财”;吃韭菜寓意“久财”,芹菜则是“勤劳得财”;最经典的当然是饺子,形状像元宝,象征钱袋子鼓鼓的,吃起来就图个好意头。
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这顿饭吃得开心、吃得热热闹闹,也算是为这一年的财气添了个好彩头。
这条规矩很多人都听说过:财神诞这天,别把钱借给别人。为啥?因为你是在迎财神,这一天的钱不应该“往外送”,那就等于是自己把好运也“送走了”。
更实际的说法是,借钱这事原本就复杂,一不小心就会闹不愉快。这一天不借不欠,也算是给彼此一个清清爽爽的开始。
有的地区说这天不能动剪刀,说是怕“剪断财运”;有的说不能打破东西,免得把福气“打散了”;还有的地方干脆整天都不洗头、不倒垃圾,怕把“财神”一起倒出门。
你可能听了觉得这些说法挺讲究,但往深里想,这其实都是人们想要把好运留住的一种心愿而已。不管这些习俗有没有科学依据,背后的心意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期待。
有时候别人问起我:“道家的法术真的能治病吗?”我其实是可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,甚至能讲得非常细。但往往我选择沉默,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答案,而是因为我知道,说了,对方...
节日民俗所谓婴灵超度,其实是道教里专门用来帮忙处理那些因为流产、堕胎等原因而未能顺利来到人间的小生命的法事。简单说,就是这些孩子原本有机会投胎做个完整的人,但因为各种原因...
节日民俗最近老有缘友和一些修行的朋友问我:“道长啊,我这一辈子欠的因果债,到底要怎么还清啊?”一开始我还觉得挺严肃的问题,后来听得多了,也就慢慢习惯了。其实啊,问这个问题...
节日民俗家神怎么安?别再迷信“天地国亲师位”了!经常有人问我,家里的祖先该怎么供、祖牌该怎么立,听到最多的就是那句“放天地国亲师位就好了”。讲真,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。说得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去庙里拜拜,总会遇到一个问题:到底该上几支香才合适?有人说上三支,有人一把一把地插,看起来气势汹汹,也不知是敬神还是吓神。有时候,看得我们这些“门外汉”一脸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对上香这件事都挺在意的,尤其是讲究的人,总担心是不是挑错了日子,万一选了个“忌日”,是不是反而不好?也有人听说过某些传说,比如“戊日不能烧香”“戊申日禁忌焚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跟着长辈去过庙里,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点香、上香那一套流程。其实上香最核心的目的,真的很简单——就是用香作为“媒介”,和神佛打个招呼,表达一下内心...
节日民俗我们平时说起“寺庙”,好像“寺”和“庙”这俩词是一回事,大家常常混着用。你去拜佛,可能说去寺,也可能说去庙;听起来都差不多,好像没啥区别。但其实,它们可真不是一个...
节日民俗老一辈常说:“财神住进门,财运自然来。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不管信不信其他神佛,但说到“财神”,十有八九的人都格外上心。谁不想过得富足一点、顺顺利利呢?相比别的...
节日民俗别看“祝香咒”只有短短28个字,它可不是随便念念的简单咒语。这其实是道教里赫赫有名的“八大神咒”之一,地位相当高。虽然句子不长,但每一句都藏着不少东西,看上去很简单...
节日民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