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别人问起我:“道家的法术真的能治病吗?”我其实是可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,甚至能讲得非常细。但往往我选择沉默,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答案,而是因为我知道,说了,对方未必真的听得懂,也未必真的会去思考。
还记得我十几岁刚开始学命理的时候,接触到一个前辈的文章写得特别好,逻辑通顺、用词也很到位,我几乎是逢更必看。但他文章里总是夹带着宣传自己的法术,我也不排斥这块内容,只不过那时候不太理解,也没太多兴趣去深挖。于是我选择跳过法术部分,专心学习他的命理分析,反而这样反而看得更清楚。
有些人一听到“法术”两个字就脑子里浮现出各种“装神弄鬼”“骗钱”的画面。但我从来没觉得它一定是骗人的,也不会觉得它神乎其神。反而是觉得,这里面应该有它自己的逻辑和体系,只是我们没搞懂而已。就像小时候你不懂电是怎么回事,也没见过Wi-Fi,但你不能说这些东西不存在。
其实人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“我不信这个”的态度,那无论你怎么讲,他也听不进去。而有些人呢,说是好奇,其实只是想找人告诉他一个“听起来舒服的答案”,最好还能附带点神秘感。可你真要细讲,他又嫌麻烦,根本没那个心去理解背后的原理。
有时候我也会遇到那种说“我很相信你”的人,问我一些很深入的问题,比如“道法能不能调身体?”“符咒有没有效果?”但说实话,我最怕的就是这种“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”的态度。
信任不是让你变成一个不思考的人,更不是你啥都不研究、啥都不实践,就靠别人一句话打发自己。你说你相信我,但我反而不会因为这个就什么都告诉你,因为我知道你不是在求真,而是在“偷懒”。你没有去亲自体验,没有去验证,就想听个现成的答案图个安心,那真的没什么意义。
很多人觉得,“只要有人告诉我一个答案就行”,但你有没有想过,你听来的答案,很可能只是对方主观经验的一部分?你没经历、没感受,就拿来当真,那只能说你是“迷信”,而不是“相信”。
很多事,说破了都没意思,真的。特别是跟自然、身体、气场相关的这些东西,你要是不亲自去试一试、感受一下,那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你也还是不懂。
道家的法术也好,符咒也好,说到底,它们都是和天地自然、人身能量、时空变化这些东西打交道的。你不去体验怎么知道真假?不去静心、不去感受、不去观察,你永远都在门外。
我自己也是一样。从小对什么都好奇,但我不喜欢动不动就问人问题,尤其是那种“百度都能查”的事,真不好意思问。我更愿意先自己查、自己试,自己花时间去理解,哪怕慢一点,走点弯路也没关系。但走过这条路,我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你看,有些人天天问“人为什么活着?”“为什么生活这么难?”“道家法术到底有没有效?”但他其实心里已经有一个答案了,他只是希望别人能给他一个“说法”,最好能符合他内心原本就认同的想法。
可是,真相从来不是靠别人说出来的。你如果一心只想“听别人怎么说”,你永远都只能靠别人生活。而如果你开始学会自问:“我自己怎么看?我有没有去亲身试一试?”你就会发现,有些问题,是要用经历来换答案的,不是问来的。
你可能听说过,一些人生病了,医院检查不出原因,看了好几次也不见好,结果去找个“土法子”反而好了。你说是心理作用也好、气场也好、偶然也好,反正人就是好了。等人好了之后,西医才开始各种解释,但说到底,那解释其实是给“非得要有解释的人”听的。
可是对当事人来说,真实发生了的事才最有说服力。那些“理论上不成立”的案例,其实就是现实中对理论的一种提醒:很多事,真不是理论能全包的。
有些人真的通过法术调整过身体状况,也有人用了觉得没用。这就跟中药一样,你信、你坚持、你配合,可能就见效;你怀疑、你抗拒、你随便试,那结果也不会太好。
其实,法术本身就是一个载体,它承载的是人的信念、气场、意念、时间、因缘。这些东西看不见,但又确实存在。我们不能因为没办法用仪器测出来就说它不真实。你说空气看得见吗?你没看见就不呼吸了吗?
真正的学习者,不是动不动问问题的人,而是那个会问自己、肯动脑子、愿意实践的人。你越愿意静下心来体会,越容易接近你要的答案。反之,越是想一步到位,越容易陷入“答案陷阱”。
有时候别人问起我:“道家的法术真的能治病吗?”我其实是可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,甚至能讲得非常细。但往往我选择沉默,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答案,而是因为我知道,说了,对方...
节日民俗所谓婴灵超度,其实是道教里专门用来帮忙处理那些因为流产、堕胎等原因而未能顺利来到人间的小生命的法事。简单说,就是这些孩子原本有机会投胎做个完整的人,但因为各种原因...
节日民俗最近老有缘友和一些修行的朋友问我:“道长啊,我这一辈子欠的因果债,到底要怎么还清啊?”一开始我还觉得挺严肃的问题,后来听得多了,也就慢慢习惯了。其实啊,问这个问题...
节日民俗家神怎么安?别再迷信“天地国亲师位”了!经常有人问我,家里的祖先该怎么供、祖牌该怎么立,听到最多的就是那句“放天地国亲师位就好了”。讲真,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。说得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去庙里拜拜,总会遇到一个问题:到底该上几支香才合适?有人说上三支,有人一把一把地插,看起来气势汹汹,也不知是敬神还是吓神。有时候,看得我们这些“门外汉”一脸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对上香这件事都挺在意的,尤其是讲究的人,总担心是不是挑错了日子,万一选了个“忌日”,是不是反而不好?也有人听说过某些传说,比如“戊日不能烧香”“戊申日禁忌焚...
节日民俗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跟着长辈去过庙里,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点香、上香那一套流程。其实上香最核心的目的,真的很简单——就是用香作为“媒介”,和神佛打个招呼,表达一下内心...
节日民俗我们平时说起“寺庙”,好像“寺”和“庙”这俩词是一回事,大家常常混着用。你去拜佛,可能说去寺,也可能说去庙;听起来都差不多,好像没啥区别。但其实,它们可真不是一个...
节日民俗老一辈常说:“财神住进门,财运自然来。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不管信不信其他神佛,但说到“财神”,十有八九的人都格外上心。谁不想过得富足一点、顺顺利利呢?相比别的...
节日民俗别看“祝香咒”只有短短28个字,它可不是随便念念的简单咒语。这其实是道教里赫赫有名的“八大神咒”之一,地位相当高。虽然句子不长,但每一句都藏着不少东西,看上去很简单...
节日民俗